搜索

版权所有: 江煤贵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南路6号

投诉邮箱:574287627@qq.com                   传真电话:0851-85833526

>
>
头顶矿灯闹煤海的兵头将尾 —三位小牛煤矿班组长侧记

头顶矿灯闹煤海的兵头将尾 —三位小牛煤矿班组长侧记

分类:
综合新闻
作者:
曾乐乐
来源:
江煤贵州矿业集团
发布时间:
2020/04/15
浏览量

在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时期,小牛煤矿节后复工复产迫在眉睫,停工停产就意味着面临放任亏损。“自行隔离”已成铁律,又必须将生产员工聚集起来,小牛煤矿按照贵州矿业将防疫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的强有力措施严防严控,实现了矿区零感染。矿区门卫守护,天天监测体温,巡回检查处置,员工隔离居住,食堂隔离用餐,配齐防护用品,重点区域消毒……。就在这不变的节奏中,煤海的夺煤大战悄悄打响,二月下旬起400多吨的日产逐日上升,跨入三月,实现了日产900吨以上,日产千吨的纪录不断刷新。这就是小牛煤矿员工迎难而上的骄人成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进入二季度,小牛煤矿党政班子以不负春光不负我的豪情,提出了“决战二季度,实现双过半”、“保九争十”(保九万吨、争十万吨)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夺煤大战的措施。在月初的动员大会上,公司领导到场鼓劲,矿里的班子成员、区队干部、班级长人人攥紧拳头,看准小牛800米深处可以施展干劲的战场,下定决心,将疫情耽误的损失夺回来。上旬过去了,他们没在意喜报和贺信,而是以牛人的精神将生产日报表上的红色数据不断刷新,天天是1100吨以上,最高的日产达1158吨,月产30000吨这可不是吹的!然而,醒目的红色数据后面,凝聚了多少在生产战场不辞劳苦的“老黄牛”的汗水。

——石元兴的铁肩担当

石元兴是采一区的班长,家住矿区附近,当年建矿投产,他便加入到了矿工的行列,先后搞过巷修,从事过通风工作,可以说是矿里舞弄岩尖的老把式。现在他的手下也就8、9号人,天天与兄弟们奔忙在11184工作面,利用柔性掩护支架采煤,移架也是件琐细费神的事情,要保证班班完成计划,戴上矿帽到采面,他事先巡查一遍,消除安全隐患,接着便是打炮眼,一个班放4到5次炮是家常便饭,光打炮眼就是100多个,他还兼着做放炮员。这110多米的斜长工作面,他不知要往返多少个来回。石班长说,确保兄弟们安全生产是第一位,完成任务才能确保他们的收入,这是他当班长的职责。

——与将军同名的班长

班组长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兵头将尾,现担任小牛煤矿掘二区班长杨成武,与我们熟知的开国将领杨成武名字一字不差。只是现年34岁的杨成武却是一名拼搏在煤巷的领头羊。

小杨家住藩龙,离矿20多公里,天天开着三轮车要花1个多小时上下班,在他班里还有几位同乡,都是他先到小牛煤矿召唤来的,大伙收入怎样,全靠完成生产任务,他平时在工作上也就不必多说,都是非常勤快的。现在他们正在203回风巷掘进,300米的任务已完成了三分之二,虽然是轻轨架到齐头,可是还得推车倒碴。每班必须确保3架棚的支护才能兑现任务。小杨不敢懈怠,春季山区雾大,不论是刮风下雨,他总是提前召唤兄弟们乘座着他的三轮车向矿区进发,因为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肩扛一份以煤为业的重任。

——矿灯房里的矿嫂

在小牛煤矿的班组中,矿灯房4个女同志组成的班组是其中人数最少的班组之一。4个人的团队,她们都是居住在矿区附近本地的村民,自从跨进小牛煤矿,她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从此改变,不再是单一背篓下地劳动,还得学习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和简易的矿灯维修。班长李红,宽厚勤劳,遇上那个家里有事,她总是二话不说一直顶上去,带头搞好灯房的卫生,做好什得记录。工人三班倒,矿里500余盏矿灯必须保持完好,那个充电栓接触不良?是否充电到位?她与同事们班班巡回检查,以确保矿灯充电足时明亮。2011年到矿,从洗衣服房到矿灯房,虽然都离不开煤灰,而充电工可多了技术的含量,平时还得学会矿灯常见故障的的维修。李红自己首先弄懂矿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慢慢也能处理一些矿灯的简易问题,并指导同事们学会矿灯维护与保养。矿工从井下交回充电,多半是沾满煤灰或是泥浆,她们接过后做到擦抹干净上架,发出矿灯清洁完好,并保持窗口的微笑服务,热心嘱咐下井矿工注意安全。这就是工作在小牛煤矿井口的矿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