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由毕节市纳雍县中岭变电站引入群力煤矿中央变电所的高压线,与相距不远的阳长镇变电站相向引入到群力煤矿的高压线,犹如两道横卧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银色彩练,圈划出这座未来年产60万吨矿井的雄起英姿。
群力煤矿这项扩能改造重点工程,两条35KV高压线跨越苗族、彝族、穿青人居住区域,越过多个乡镇及光伏发电区,在贵州矿业和群力煤矿与当地政府多方协调下,几经周折,去年12月13日阳群段35KV供电系统基本建设终于竣工,并开始完善相关配套工程,2021年5月21日,阳群线这条9.7公里的新建线路终于正式通电了。由于中岭至矿部存在棘手的线路压伏民居等问题,贵州矿业与矿专项组多次恳请地方政府和南方电网等相关部门协调处理,这一问题才逐步解决并将于5月底通电。至此,群力煤矿35KV双回路高压线供电系统可划上圆满句号。
400多个日日夜夜,山巅上的攀爬勘察、测量定位,风霜雨雪中的打桩、浇筑。炎炎烈日下,铁塔安装、线缆架设。矿区中央变电所从基建到完成安装、再到调试验收,期盼已久的生产动力输入,终于变为现实,这项没有剪彩仪式的跨区域供电工程引入矿区,从此将助力群力煤矿驶向煤海纵深发掘的快车道。
自从2019年12月1日拉开这项工程的序幕,公司党委一班人紧盯这一咽喉工程,艰巨的任务总是由矿里的老党员领着劈山开路。去年4月23日开始架线,所有参战人员都是一路夯歌一路泥,掰着指头算进度,为架设这两个不同方位引入矿区的高压线路,担负施工的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贵州矿业专项工程协调组的全力支持下,在平均海拔1700至2000多米高山峡谷间纵贯3个乡、2个镇、10个村,分别跨越11公里和9.5公里,在坚硬的页岩山巅上共开挖410个铁塔的孔桩,竖立铁塔104座。
一支坚强不屈的施工队
遥望两道云中飞越的彩练,在一排排头戴防护帽、脊背晒得黝黑的汉子身后,他们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被荆棘、岩石划破了多少道伤口,山顶搭起帐篷便是他们住所,露天做饭迎风用餐是家常事。他们肩扛笨重的设备和工具在雨雾中攀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眼放炮开挖,经过光伏发电区或是村民住宅区不能放炮的地方,全靠手工用钢纤开凿挖孔,每个孔桩必须确保直径1.5米、4.8米的深度。一点一滴的材料都是靠骡马队驮上山,监护的人必须前呼后拥才能搬运到安装工地的。为挽回去年春节期间疫情耽误的工期,他们夜以继日地追赶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山巅上,在迷眼的风沙中,在绵绵的春雨里,那怕浑身汗水湿透也要把基座打完。在线路的架设安装中,施工队架线工天天要爬上40多米高的铁塔,他们以高空舞蹈的胆识行走在两塔之间,渴了,座在铁塔喝上一口随身携带的瓶装水;累了,也得挺住到用餐下塔的时候,手上皮肤冻裂了,贴上创可贴。工程安全顺利竣工,离不开施工队项目经理祝鹏,群力煤矿机电副总廖星沅,项目部技术管理员陈洪胜,贵州矿业机电工程师李秀萍这一班人往返于工地的辛劳,也包含着江西同济建设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刘义文、夏维红等同志在雨雾中的监督守候,正是这样一批挺身而出的老党员监护一个又一个新的基点安装,才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后面一段赶工期,他们又随安装队伍爬上山,探寻在超前的险途上,为及时解决危情和困难破题出招。
一条险象环生的架线路
从阳长镇进入矿区的高压线路,须跨越光伏区,41号、42号塔基要跨越民房和加油站。中岭线52号、53号铁塔涉及到与左家营煤矿的协调,长约11公里,塔基征地涉及苗、彝、穿青等多个少数民族。线路经过处海拔最高的地方有2000米,地表崎岖、石灰岩遍布,石漠化严重,不得绕过自然灾害区、塌陷区、溶洞这些复杂的地形,稍有不慎,运送安装材料的骡马队都将坠落山崖,这些艰险并没有难倒施工队。最大的堵点是由于云贵高原缺少耕地,要征用村民的田地显得异常的艰难。为此,贵州矿业指示矿区协调组与项目施工方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将线路所经之处塔基征地工作做在前头,三番五次深入偏僻村寨接洽当事人,耐心细致做工作,大讲兴办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好处,才逐个签订了协议,解决征地难题。
一台同声同步的协奏曲
外线施工往前赶,矿区接应忙安装。由于疫情管控的影响,施工曾一度停滞,原计划的工期被迫延迟,为挽回耽误的时间,群力煤矿去年春节后复工复产加紧了35kv变电所建筑施工,土建工程完工后,贵州矿业挂点领导与矿里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跟班镇守现场,全矿员工以时不我待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全力投入到争时间、抢速度的突击工作中,一边加快墙面粉刷,一边按图施工安装中央变电所所有的配套设备,2020年4月24日,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开关柜吊装,紧接着天天都有新的环节设备安家落户,不返工,无差错,一边对应图纸安装,一边对照参数检测,系统完工,统一按标准验收,安全高效是他们的齐声回答。满足矿区大生产负荷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加油干!他们就在这没有休止符号的节拍中紧张有序地推进。
外线施工在所有铁塔完工后,自去年5月全面进入了线路放线安装阶段,为克服山区线路牵引难、减少拖线毁坏农作物,确保高空架线安全顺利,经反复研究,最后确定采用了无人机牵引架线,放线时技术人员用飞艇牵引一根小线,通过小线牵引用人工换成大牵引线,再将大牵引线通过卷扬机、张力机把输电线路从空中铺设到变电所。无人机遥控操作灵敏度高,远距离传送便捷,提高了放线功效,也解决了途经农田损坏庄稼的后顾之忧,免除了逾越村庄房屋的障碍,具备飞行超过5000米距离的无人机,在施工中发挥了极其高效的功能,也为今后在矿区环境勘测、地质灾害防范、供电线路检测等方面提供了高科技应用的范例。
海阔心无界,山高人为峰。群力煤矿35kv电力的输入,这只是贵州矿业在云贵高原上铺展蓝图的一角,仅仅是“打造江投集团新时代能源基地”这幅长卷中的一个段落或是章节。35kv电力的输入,为群力煤矿机械化开采,今年10份实现联合试运转提供了可靠的动力,座落在阳长镇聂家寨米落村的矿区必将耸立起一座乌金滚滚的煤城。这正是贵州矿业全体科技工作者与群力煤矿员工谋求企业高质量发展向建党一百周年献上的厚礼,在未竞的征途上,他们将以“欲与天试比高”的壮志续写新的传奇,以不负这两道银色哈达托举在矿区的荣光。